贸易秘诀:来自国际商业律师的见解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UTS)

© 展溢(11届法学博士)是知名律所莫里斯律师事务所堪培拉办公室中国业务部的负责人。
拍摄:Tom Fearon/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如今,展溢是莫里斯律师事务所堪培拉办公室的资深律师。同时也是该所中国业务部的负责人,代表各行业的跨国公司处理贸易抗辩事务,包括跨境商业纠纷、国际投资、反补贴调查以及反倾销。
展溢生于北京,长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展溢对贸易、商法和国际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年后,24岁的他搬到堪培拉与家人团聚,放弃了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上海,来到了宁静的“森林之都”。
他决定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继续攻读法律研究生,并把这一举动称之为“一种召唤”。
“澳国立的学术环境兼容并包,你可以吸收学习不同的法律制度、文化,以及澳国立在公法和国际法方面的深厚传统,这些都是我在本科阶段从未体验过的,令人眼界大开。”
其中一段令人记忆深刻的经历是跟随名誉副教授Alex Bruce学习竞争法(LAWS4255)。展溢回忆说,Bruce讲课“非常特别,条理清晰、充满活力,让人沉浸其中”。
在即将完成法学博士学业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展溢遇到了一位同学,在莫里斯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命运再次做出了安排。
“她要搬到悉尼,问我是否在找工作。我说是的,于是她向我介绍了这家公司(莫里斯律师事务所)以及他们在国际贸易法领域和在中国的工作。”他回忆说。
“她说:‘我觉得你很适合’,我觉得这听起来不可思议。”
“从时间上看,我也很幸运。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2011年我毕业时,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贸易和投资变得愈加重要,这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追求事业的法学毕业生创造了很多机会。”
展溢很快就确立了自己在莫里斯法律团队中的重要地位,专精于帮助亚洲客户消除文化差距,并以冷静和坚持的态度面对法律挑战。
“在成为律师的头几年,我的全部关注点只是尽可能地做好自己,为客户争取最好的结果。但这也是出于一种渴望:作为一名律师最终要有所作为,要实现法律的权利,让多年甚至是持续一生的法律培训和实践有其用武之地。”他说。
展溢还积极参与本地和国际关注的商业和行业委员会活动,牵头了关于跨境贸易、投资问题和澳中商业发展的研讨会。
同时,他担任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首都分会副会长,在澳大利亚重要的中国贸易非政府组织中也有着活跃表现。凭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他还被任命为国际律师协会国际贸易与海关法委员会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官员。
根据2016年的一份报告,在新南威尔士州执业的律师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律师出生于海外。展溢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多元化和包容性在法律界的重要性。
他希望法学专业的学生和年轻的法律专业人士能够认识并接受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律师事务所为客户提供的竞争优势。
他说:“我天生就是一个‘文化美食家’,对不同文化一视同仁,我愿意去适应和欣赏多样性,就像享受不同的美食一样。然而,我在早年的学生时代没有体会到我们作为个体为组织和社会带来的价值。你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教育和观点都会极大地丰富你的工作团队。”
“‘多元化’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流行语,它对企业和客户而言有着巨大的价值。初入社会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宝贵的资产。”
“你的方法也许和别人不同。这并不意味着你是错的,而是你为工作带来了别人未曾想到的新想法和价值。”他补充道。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学院

往期推荐
3. 太空法:最后的疆界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澳国立法学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