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我校馬克林教授在華任教60周年!

熱烈祝賀我校馬克林教授在華任教60周年!

格里菲斯大學

格里菲斯大學


6月5日,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中澳人文交流紀念會,慶祝著名中國研究專家、格里菲斯大學榮休教授馬克林教授(Colin Mackerras AO)在中國任教60週年


點擊視頻,了解馬克林教授與中國結緣的故事:


馬克林教授

馬克林教授


馬克林教授是澳大利亞聯邦人文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榮休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


1939年,馬克林教授出生在澳大利亞悉尼。1974年起,他來到格里菲斯大學任教,並在格里菲斯現代亞洲研究學院工作。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眾多,包括:澳中關係、西方的中國形象、中國歷史、音樂劇、少數民族等許多方面。


幾十年來,教授致力於中國研究,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他撰寫或編輯了40多本關於中國的書籍,發表了近200篇學術論文,是世界知名的漢學家,為格里菲斯大學的中國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04年,教授榮譽退休,並在退休後一直榮任格里菲斯大學名譽教授。



與中國結緣

受母親的影響,馬克林教授從小就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非常感興趣。1964年8月,馬克林教授剛從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當他得知有機會可以到中國看一看時,他與妻子立即自薦前往。那時,中澳尚未建交,到過中國的澳洲人寥寥無幾。馬克林教授成為了第一批來到中國從事教育工作的外教之一,還曾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新中國成立15週年的國慶觀禮。


自那以來,馬克林教授先後近70次訪華並在北外任教。半個多世紀以來,教授孜孜不倦地培養出無數優秀學子,也曾數次受邀到天安門參加活動,還曾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時前往天安門觀禮。


多年來,馬克林教授在工作之餘遍遊中國,延安、西安、洛陽......他的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了解了許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更見證了中國一步步的蓬勃發展。他以親身經歷向澳大利亞乃至全世界介紹了中國不斷發展進步的真實情況。2014年9月,教授在人民大會堂榮獲了中國政府友誼獎。



在華任教一甲子

時至今年,馬克林教授已在華任教60週年。6月5日,馬克林教授來華任教60週年紀念會暨中澳人文交流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隆重召開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賈文鍵、格里菲斯大學校長ProfessorCarolyn Evans、國際事務副校長Professor Sarah Todd、助理校長Caitlin Byrne、馬克林教授等人出席了活動。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事阮宗澤、中國亞太學會澳大利亞分會會長陳弘、在華澳大利亞研究基金會主席李安琪(Angela Lehmann)等重要來賓也蒞臨活動,並分別致辭。紀念會開幕式由北外英語學院院長張劍主持。


北京外國語大學賈文鍵校長


賈校長在會上對馬克林教授和格里菲斯大學致意。他說,馬克林教授和夫人從劍橋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執教,架起了北外與格里菲斯大學、中國與澳大利亞教育和人文交流的橋樑。他還表示,期待未來與格里菲斯大學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間。


(格里菲斯大學Professor Carolyn Evans校長)


Evans校長也表達了對北外邀請我們參加這一活動的感謝,她也感謝北外為馬克林教授提供的溫暖"大家庭"。她希望兩校共同將馬克林教授的精神薪火相傳,為一代又一代的中澳學者創造交流和聯繫的紐帶。她期待與中國的學者們一起歡慶,一起開展研究,攜手創建更為廣闊的未來前景。


她還表示,為祝賀馬克林教授在華教學60週年,紀念兩校長期友好合作的特殊意義,格里菲斯大學準備了一份特別賀禮——以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名義認養一隻澳大利亞國寶考拉熊,希望通過雙方的精心呵護,共同推動雙方合作關係健康長久發展。


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事阮宗澤先生在致辭中盛讚了馬克林教授的學術成就。他指出,馬克林教授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60年來,他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積極向澳大利亞介紹真實的中國,為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非凡貢獻,架起了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的橋樑。“他是一位廣受尊敬和愛戴的中澳關係開拓者,”他說。阮宗澤總領事還表示,期待著更多青年學者們接過中澳友好的接力棒,為中澳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促進兩國的人文交流。


慶祝會當日,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也發來賀信,祝賀馬克林教授來華任教60週年。信中,國家外國專家局高度評價了馬克林教授在中國研究、中澳關係研究領域的卓越學術成就,以及他在促進中澳兩國友誼與中外文化交流互鑑方面做出的積極貢獻。



在隨後的分享環節上,馬克林教授的朋友、同事和學生分別發言,追憶教授在北外的任教經歷,回顧了教授的學術成就以及中澳人文交流的歷程,表達了對馬克林教授誠摯的敬意和感謝。


紀念會期間,北外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軍宣布,為感謝馬克林教授對中澳人文交流作出的貢獻,北外與在華澳大利亞研究基金會(FASIC)合作,以馬克林教授的名義在北外設立澳大利亞研究講席教授項目,進一步推動兩國的人文交流。


此次活動由北外英語學院和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主辦,北外英語學院澳大利亞研究中心承辦,來自中澳兩國的70多位學者參加。新華社、中新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中國日報社等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了採訪和報道。



追憶60載中國情緣

重遊中國的這段時間,馬克林教授回憶起往期在華交流的歷程,不禁感慨萬千。


“對我來說,這60年是一段美妙的旅程,”這位鶴髮童顏的老人說。


60年來,馬克林教授為促成格里菲斯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交流關係的建立和深化,做出了不朽的成績。


談及中西方文化交流,馬克林教授深情地說,“文明理應相互欣賞、和睦相處。我們應該互相學習,試著去理解其他文化和思維模式,這樣看待世界會更好。”


誠如馬克林教授所說,格里菲斯大學願與中國加深交流,我們期待著共同攜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